纳西族史诗《黑白战争》连环画展

2017年5月25日上午10时,国家艺术基金项目“纳西族史诗《黑白战争》连环画展” 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正式开幕。11时丽江项目专家、主创人员和上海专家在贵宾室召开学术研讨会。

参加本次开幕式的嘉宾

杨福泉  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、云南纳西学会会长、云南大学博士导师

李德静  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

成联柱  连环画顾问、政协副主席

杨红忠  古城区文化馆馆长、连环画主创、项目主持

韩巨良  著名连环画家韩和平之子、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

叶    雄 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上海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

施韵军  大烟囱艺术中心馆长

刘    双  上海青年写实绘画沙龙会长

季    平  上海中国画院画家、上海美术学院水墨缘工作室副主任

王    俭  上海译文出版社高级编审、著名连环画家、漫画家

参加开幕式的连环画创作、支持人员

曾    敏  连环画主创

王寿辉  连环画主创

李金星  连环画主创

张东荣  连环画主创

王    丹  丽江古城区文化馆

施雄飞  丽江古城区文化馆

和雪梅  丽江古城区非遗中心

龚志华  丽江古城区文广局

朱 颖 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总策展

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  杨福泉 致辞

古城区文化馆馆长  杨红忠致辞

上海青年写实绘画沙龙会长 刘双 致辞

上海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 叶雄 致辞

连环画的配文是纳西族的象形文字,这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原始文字,被称为 “象形文字的活化石”。

纳西族的象形文字,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原始文字,被称为 “象形文字的活化石”。《东巴经》记载的神话中最著名的是《创世纪》、《黑白战争》、《鲁般鲁饶》,合称纳西族的三大史诗,又被誉为纳西文学中的三颗明珠。其中纳西族史诗《黑白战争》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本次展出的连环画即改编自此。

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向上海方面专家介绍东巴文化

身着纳西族民族服饰的主创人员吸引了画家现场写生

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纳西族史诗《黑白战争》连环画项目由丽江市古城区文化馆馆长杨红忠主持,故事文本由青年作家潘宏义和纳西族作家戈阿干联合改编,绘画创作由项目团队杨红忠、曾敏、王寿辉、马文华、徐正强、兰碧瑛、李金星、李灿青、寸草、和建军、许兰婧洁等本土画家共同完成,东巴文书法和篆刻分别有丽江知名东巴文化学者木琛、和品正担任。前后两年多的筹备、创作过程,将故事通过65张连环画的形式进行完整展现。厚厚的稿纸,诉说了创作过程的不易。与一般连环画不同的是,为了更好的展览展示效果,此次连环画原稿的尺幅长达1.5米。

研讨会上专家阐释观点

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推出本次展览,是为宣传中华民族创世纪神话题材艺术作品,更是为推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上海,走向广大上海市民。

《黑白争战》    东巴画

《格拉茨姆和董若瓦璐》    东巴画

《黑白战争》六   连环画    东巴纸、素描纸

《黑白战争》十二   连环画    东巴纸、素描纸

《黑白战争》局部——东巴文  东巴纸

《黑白战争》局部——东巴文  东巴纸 

《黑白战争》局部 

《黑白战争》局部 

《黑白战争》局部

观城现悟2016国际版画交流展

(上海开幕式)

(重庆开幕式)

溯源

版画的起源:

溯源,是一种精神的回望与探寻。版画是古老的视觉艺术,许多作品像蒙尘已久的明珠,但依然保持着无可磨灭的璀璨。版画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其他画种所不同的特点。它可以追溯到远古洪荒时期,先民们用他们的勤劳、智慧描绘于岩璧、洞穴和器皿之上的踽踽之舞、镌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的图腾符号、铸塑于秦砖汉瓦上的拓片纹样,这些原始的艺术创作,汇成了最早的版画雏形。

时过境迁,文明前行,历代艺术家们在不同属性的材质上,用不同的形式创造了无数精彩的图像。绘与刻,拓与印,凹与凸,阴与阳,仿佛就是一次次刀尖笔锋交织的舞蹈和歌唱,时而优雅精美,时而浑然天成,引得后世最有创造力的艺术大家们,无一不对版画艺术倾心,留下不朽的佳作。

新兴

现代版画:

在中国现代版画的史册中,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旗手,无可争议地占有特殊的地位。先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在上海直接创导、引领的“新兴木刻运动”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,形成了很快风靡全国各地的版画园地和创作群体,人才迅速成长,优秀作品应运而生。“新兴木刻运动”既促进了中国版画的复兴,也假期了中国新美术与世界美术发展融汇的桥梁,孕育了一场充满活力的创新运动。

多元

当代版画:

艺术无国界,并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创作和实践。新中国以来的版画艺术家们以宽阔的视野和开拓的精神,兼容并蓄,海纳百川,造就了我国版画创作博大而多元的流派和风格。几十年来,版画艺术家们不断开拓创新,但不忘初心,秉承鲁迅先生当年“本土化”和“大众化”的艺术策略。在不断推出新作的同时,精心育人,形成专业。全国各大主流美术院校,均设有独立的版画专业,形成了中国版画教学的规模和体系,使版画艺术继往开来,生生不息。

民风

木版年画:

中国版画艺术的生命之源,来自民族、民间。中国多民族的文化元素也造就了中国民间版画艺术的多元与丰富。南北东西的雕版年画,风格纷呈,雅俗共赏,无论是南宋辽金时期的《四美图》,还是晚清时期的杨柳青,或者是苏州的桃花坞,河南的朱仙镇。这些年画作品都蕴含着各族人民无比丰富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法则,

使版画在中国成为有源之水,有根之木,源远流长,更深叶茂。

探索

数码版画:

科技改变世界,科技提升生活,科技也同样影响艺术。版画作为造型艺术中最富于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的先锋,以极其敏锐的感知,拥抱数码技术对视觉审美体验带来的颠覆和挑战。数字版画在争议中问世,也会在争议中成长,不论它的前景和归属如何,随着二维、三维乃至更多动感维度展示技术的进步,数字技术表现手段的无所不在,它给视觉审美体验和传播提供的无限想象,一旦与传统版画艺术结合,将给未来的版画创作提供了更加无穷无尽的想象与可能。

交融

世界版画:

版画的艺术语言是具有世界性的。它既在各自民族的美术长河中不断演进,焕发异彩,又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中,形成了跨越东西方文化边界的融汇艺术样式。

比如,世界各国版画都曾在宗教传播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;都与木刻、石刻、金属蚀刻有着不解之缘;都与印刷技术同步前行;都在历代艺术思潮变革的运动中担任先锋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随着杰出艺术家涉足版画实践并带来创世之作。世界范围内交融碰撞愈加迸发光彩。德国的表现主义画家柯勒惠支,中国的文学家、美术家鲁迅先生,世界级艺术巨匠丢勒、毕加索、米罗、安迪沃霍尔等的版画作品,不仅表现了他们对这个艺术样式的喜好,甚至是一幅版画作品奠定了他们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巨匠地位。